
5月25日,兴安盟公安局五岔沟森林公安分局好森沟派出所民警辅警在辖区巡山。吕海 摄
5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国家级森林公园好森沟辖区内,1.36万公顷的大山上林木郁郁葱葱,野生动物开始频繁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公安局五岔沟森林分局好森沟派出所的民警们整理好行囊,走进茫茫林海,开始了巡逻防护工作。
好森沟派出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沟”派出所,辖区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号和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民警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冒着冬季的严寒和夏季的酷暑踏山巡护,特别是每年5月以后,他们便会“入驻”山林,打击防范非法猎捕、非法采挖、滥砍盗伐等行为。
好森沟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南坡,现有树木269种。由于植被茂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乱砍滥伐、非法猎捕行为曾一度盛行。“以前一到冬天,就有人进山砍树,打鸟打狍子,下夹子捕兔子。现在,有民警给保护起来,林子密了,动物也逐渐多了。”好森沟附近居民告诉记者。
五岔沟森林公安局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建,自1985年起,民警开始进山护林。“那时候没车、没电话,上山巡护连吃饭都成问题,几天回不去家那都很正常。”崇山峻岭、地势陡峭,盗猎者藏身其中,打击非法猎捕危险重重。
“一次夜里追击盗猎者,看到远处有光亮,我就摸了上去,脚下没踩稳就摔下去了,等天亮时才发现,身边就是十几米的深沟。”民警乌百顺回忆起当时的一次抓捕经历,至今还心有余悸。
多年来,五岔沟森林分局积极探索科技强警之路,在保护区内设立卡点监控系统,在入口严加管控,同时积极探索生态警务驿站建设,好森沟派出所也成为动物们的“临时留宿点”。一次,民警从林区撤回时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狍子,暂时将它带回派出所安置。后来,村民们接连送来了受伤的猫头鹰、闯入家中的野狸子……
从2020年开始,好森沟辖区一直保持着破坏生态环境“零发案”的记录,这是民警们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坚持“派出所主防”理念的结果。每到“爱鸟周”,五岔沟镇的中小学校都会开展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民警刘如松说:“我们最自豪的不是抓了多少捕猎者,而是当地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了。”